江西工程学院聚焦“专创”融合,构建特色“双创”教育体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2-27浏览次数:60

江西工程学院聚焦“专创”融合,构建特色“双创”教育体系

 

 

 

 

近年,江西工程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业行业需要,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和保障,完善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实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创新创造积蓄更大动力。

江西工程学院切实扛起办学治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致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实现途径,专业教育则是给学生提供专业视角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构建以五个融入融入培养方案融入专业建设融入课程教学融入课外实践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的专创融合教育通过搭建新型专业社群、制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建设行业学院等三种形式,从四个层次开展:一是师生团队深度嵌入企业,共同完成实际项目;二是企业借助项目对接毕业设计及课程设计;三是真实项目驱动,置换专业课程;四是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搭建新型专业社群

新型专业社群是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跨院系、对接产业群(链)的专业组合,是一个聚集大批学习者并为学习者提供多方面服务支持的新型高效学习组织。

新型专业社群紧密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和教育的需要,结合当地文化产业,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聚焦涉及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并通过集体学习、定期聚会讨论、互相观摩等活动,不断进行专业交流,通力合作,从而使社群成员拥有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持续进步的能力。

李光湛等多名教师在2018年创建的智慧产品开发工作室就是江西工程学院众多专业社群的代表之一。工作室由教师与十几位企业专家组成双导师队伍,累计培养近300名学生,完成100多项实际工程项目。在智慧软硬件开发工作室,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并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学习。智慧产品开发工作室工作室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将工作室分为四个层次,以个研究所的形式出现。刚刚加入工作室的学生在一所,主要做一些专业问题的解读工作。有时间的学生还可以做师兄、师姐的副手,参与一些实际项目。一所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后,可以进入二所学习。二所的学生需要全面掌握专业软件,同时能出色完成工作室的软硬件集成训练,方可进入三所学习。三所的学生扮演着助理工程的角色,参与实战,做辅助工作。四所则是实战的前沿阵地,四所的学生接受指导教师分派的实际任务,并作为项目主持人,和三所的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完成项目的设计。智慧产品开发工作室的四个研究所,层次不同,每个学生都想成为优秀学生,他们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制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版培养方案,需要坚持对基于真实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通过开发真实项目锻炼教师队伍,使他们对行业企业的项目实施流程有深刻的认识,摆脱传统学科式的知识结构。通过对行业企业的深度了解,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得到提升,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教师个人认识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必然带来教学模式的转变。

建立系统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是推动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江西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教师聚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在多年的探索与建设中形成了“2+1+1”三段式(2年基础、1年专业和1年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地方性、应用型和教研学做一体化新教学模式。

2017年与广州粤嵌有限公司成立了卓越工程师班2019年与华为授权中心江西分公司建立华为工程师班2021年与华为公司共建华为ICT产业学院,实现了专业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共培、人才共育、赛事共创、项目共研、就业共助等成效。

新版培养方案以实际项目为依托,设计项目开发路线,从项目开发、岗位技能、课程体系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企业导师和专业骨干教师先对项目开发过程进行立项和分析,再对项目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最后对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梳理,结合教学规律归纳成相关课程体系,并根据专业和学科需要增加专业基础课程和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将创新创业内容有效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和基礎课程体系。

为适应新版培养方案,在教学环境即企业环境中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生按年级和能力混编组成开发团队,教师分配任务,明确任务所需技能,并全程指导。教师和优秀学生组成质量保证组,确保软件达到实用质量,开发的产品将在部署使用并经用户反馈和评价后,形成新的开发需求,为下一个产学周期提供依据。

 建设行业学院

充分发挥政行校企优质资源共享的优势和特长,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师资培训、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推广、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构筑政校企协同发展的新生态,面向未来和远方,结合新余地方支柱产业如钢铁机械、电子信息、新能源努力结合本校专业建成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行业学院。

按学科专业方向或研究方向来设置。每个方向包含34门课程,每门课程不是简单孤立地设置,而是充分考虑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然后整合相关课程,横向打通,构建方向课程群。方向课程群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尽量使课程模块化、小型化、灵活化,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设计,为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江西工程学院根据专业核心能力素质要求,把学习内容分为若干学习领域,编写项目导向的教材;在学习方法上,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任务中学习;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建设主体多元的方法,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在虚拟、仿真或生产性工作的情境中学习和实践;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积累工作经验;聘请行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实践课指导工作。专职教师到工厂锻炼和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参加具体的产、学、研活动,真正做到融教、学、做”“产、学、研为一体,从而全面提高专业教学团队实际工作能力,更好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能力训练上,完善渐进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在校内外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的指导下,全面实现寓学于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搜索
您想要找的